
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许多古人喜欢在饮酒时与朋友共话,借着酒意,往往能够激发诗兴,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。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王羲之,便是在绍兴的兰亭,与朋友谢安等人举杯畅饮之后股票配资业务,情绪激荡,写下了千古名篇《兰亭序》。而“竹林七贤”中的刘伶,更是以嗜酒如命著称,甚至他还常常在饮酒时脱去衣物,乐在其中。他曾有一句名言:“我以天地为屋顶,屋子为衣裤,你们为何要进我的‘裈’中?”
在我国的十大元帅中,有一位既是大诗人又爱酒的陈毅。他在一次酒宴上,曾对秦基伟说过一句话:“我不和你计较了,你这司令恐怕当不成了。”这句话让秦基伟心情复杂,整夜未眠,不知是被批评还是只是醉话?
1964年,陈毅与周恩来出访归来,途经昆明时,陈毅想起了旧日好友秦基伟,便借机与他叙旧,顺便考察外交人才。秦基伟得知二位老总前来,喜出望外,便亲自安排了宴会接风洗尘,并发表了即兴祝辞。在宴会上,秦基伟表现得风度翩翩,思维敏捷,语言流利,甚至赢得了台下众多外交官的热烈掌声。陈毅看在眼里,心中也充满了惊讶,没想到昔日的“文盲”秦基伟竟然有如此大的进步。
展开剩余76%秦基伟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。他出生在湖北红安的一个贫困家庭,年幼时便失去了父母和哥哥,家庭的重担压在年幼的肩上。为了生计,他从小就做着辛苦的劳工。15岁时,他便参与了黄麻起义,投身革命。此后的岁月里,秦基伟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,但他并没有放弃自我提升,始终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书、写字,并从他人那里学习。在战场上,他还特别珍惜一本《孙子兵法》,反复研读。周恩来曾评价他是“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,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。”
秦基伟历经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严峻考验,成为了中国革命的坚强战士。尤其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中,他带领的15路军创造了令人震惊的战绩。而陈毅,对这些老战友,尤其是像秦基伟这样的革命英雄,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。每每提起他们,陈毅总是如数家珍。
这次聚会,陈毅惊叹于秦基伟的文化素养进步之快,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。秦基伟谦虚地回应:“我吃了半辈子没文化的亏,再不学就要被淘汰了。”二人越聊越开心,感情也在酒中不断升温。酒席间,陈毅透露自己也喜欢小酌,尽管酒量不大,但他却很享受那份滋味。
宴席上,二人尽情畅饮,划拳斗酒,气氛轻松愉快。陈毅看到秦基伟表现得如此大方,笑着说:“这次一定让你喝趴下。”秦基伟也毫不客气,接连喝下六杯,回敬陈毅三杯。两人玩得不亦乐乎,周恩来也开玩笑说陈毅是“纸老虎”,要秦基伟小心他耍赖。
不久,酒杯空了,陈毅有些微醺,他半开玩笑地说:“算了,怕你再犯错误,今天就不跟你计较了,看你这司令还当得了吗?”秦基伟被这句话弄得心里一阵发毛,整晚都在回想着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。结果第二天,陈毅告诉他,打算推荐他到大使馆工作,秦基伟的心才终于放下。原来,陈毅早已看中了他的才干,觉得他是外交领域的合适人选。
从第一次见面到这次酒宴,陈毅和秦基伟的关系已经非常亲近。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,投缘的性格和共同的革命信仰,让他们在短短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回想起第一次见面,秦基伟和陈毅在1947年相识。当时,秦基伟作为司令员,第一次见到陈毅这位中原军区的副司令员。陈毅性格豪爽,待人亲和,喜欢与下属拉近距离,不仅聊工作,还常与大家下棋、喝酒。秦基伟当时并不知陈毅如此关注他,直到后来才明白,陈毅一直对他有着特别的看法。
这段深厚的友谊,不仅体现在日常的交流上,也体现在一些细节上。例如,在一次晚餐时,陈毅没有嫌弃食物的简单,反而陪着秦基伟一同吃喝,彼此间的感情因此更加深厚。
这些回忆,也成为了两人共度的宝贵时光。而无论是在战场上并肩作战,还是在酒桌上把盏言欢,他们之间的友情都如同那杯酒,越品越香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世诚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